苹果 Q2 终端消费超预期,半导体国产化进展再继续
电子行业每周市场动态追踪(2020.07.27-2020.07.31)|2020.8.1
中信证券研究部 核心观点
徐涛
首席电子分析师
S1010517080003
胡叶倩雯 电子分析师
S1010517100004
苗丰
电子分析师
S1010519120001
随全球逐步复工复产,电子板块下游的消费端正稳定复苏,同时半导体端国产替代加速进行,我们认为电子板块相关公司的三季度业绩将继续有不错的表现,尤其是行业龙头及在细分成长领域有布局的消费电子公司以及受益于国产替代逻辑的半导体公司。我们看好行业三季度的表现,建议积极关注业绩确定性较高的消费电子龙头、半导体国产替代龙头及各行业现金流好的龙头公司。
▍市场回顾:本周(7.27-7.31)电子指数为 8457.81,涨幅为 8.57%,相比大盘跑赢 4.37pcts,我们认为一方面受益于板块中已发布业绩的公司中报表现较好,另一方面苹果产业链销量超预期,市场对行业基本面改善的信心提振。电子板块中涨幅前五的股票分别为振华科技(29.96%)、歌尔股份(29.59%)、聚飞光电
(23.88%)、环旭电子(20.15%)、国星光电(17.76%)。
▍苹果 Q2 财报及 Q3 展望向好,看好下半年消费电子回暖;中芯国际拟扩张 12
英寸产能,预计中美科技分叉倒逼长期发展。全球疫情相对可控,供给端复工复
产+消费端促销刺激,苹果 Q2 财报及 Q3 展望向好,看好下半年消费电子回暖手机端:Q2 全球手机出货量降幅或将触底,未来有望逐季回暖,看好产业链
20Q4 后的业绩表现;IoT 端:AirPods 产品需求回暖,年中大促 IoT 产品表现向好,预计全年 AirPods 出货量约 0.8 亿副,同比提升 45%。产业链角度,近期关于逆全球化产业链外迁的声音较多,我们仍然看好国内消费电子公司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认为外迁仍然是 5-10 年的长期维度。半导体板块中芯国际拟
扩张 12 英寸产能,预计中美科技分叉倒逼长期发展。传统安防产业正加速向视
频物联方向转型并料将迎来爆发,持续坚定看好安防龙头长期发展。面板价格 6
月全面上涨,涨幅 3%-9%,后续涨价趋势明确,未来看好大尺寸面板格局。
▍中长期而言,我们认为未来 2~3 年仍是电子板块扩张阶段,5G 手机、AIoT 以及半导体国产替代三大主题为我们战略看好的三大方向,建议关注三大趋势下的细分领域投资机会。5G 手机方面,我们认为手机换机潮将带动整个产业链迎来业绩改善,其中重点推荐光学、传输及外观件三个细分方向。光学重点推荐 CIS 厂商韦尔股份和镜头厂商舜宇光学科技;射频重点关注在射频积极布局的信维通
信。被动元器件重点关注顺络电子、三环集团、风华高科。外观件重点推荐港股比亚迪电子。AIoT 方向,我们认为今年主要看声学耳机,下半年起智能手表有望接棒,更长的 AR/VR 等智能终端有望持续分散手机的部分功能并呈现多品类爆发式增长趋势。智能音频重点关注歌尔股份、立讯精密;智能手表关注立讯精 密、歌尔股份;AR/VR 推荐韦尔股份、歌尔股份。半导体方向,国产化趋势将驱动板块迎来有业绩的长牛行情,也是我们长期战略看好的大方向。近期推荐中
芯国际、睿创微纳,此外关注北方华创、华峰测控、沪硅产业、兆易创新、韦尔股份、卓胜微、斯达半导等。
,股票开户是在手机上开吗
,在北京股票如何开户
,外国人股票开户数
,中小板股票怎么开户
,网上买股票开户选哪个证券公司好
,抚州有几个股票开户
,怎样查询股票在哪家证券开户
,工商银行股票开户有风险吗
,股票开户银行卡可以换吗
,炒股票可以网上开户了吗
,股票账户开户哪家券商好
▍风险因素:板块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消费电子行业竞争加剧,国际局势动荡,疫情的不确定性。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估值及投资评级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
电子行业 | 简称 | 收盘价 | EPS(元) | PE(x) | 评级 | |||
评级 强于大市(维持) | (元) | 2019 | 2020E 2021E | 2019 2020E | 2021E | |||
歌尔股份 | 42.70 | 0.40 | 0.64 0.85 | 107 67 | 50 | 买入 | ||
立讯精密 | 58.59 | 0.88 | 0.92 1.30 | 67 64 | 45 | 买入 | ||
信维通信 | 55.31 | 1.05 | 1.42 1.91 | 53 39 | 29 | 买入 | ||
海康威视 | 36.99 | 1.34 | 1.44 1.62 | 28 26 | 23 | 买入 | ||
兆易创新 | 231.50 | 2.02 | 2.20 3.18 | 115 105 | 73 | 买入 | ||
睿创微纳 | 79.10 | 0.45 | 1.09 1.46 | 176 73 | 54 | 买入 |
资料来源:Wind,中信证券研究部预测 注:股价为 2020 年 7 月 31 日收盘价
▍ 行业观点:苹果 Q2 终端消费超预期,半导体国产化进展再继续
全球疫情相对可控,供给端复工复产+消费端促销刺激,苹果 Q2 财报及 Q3 展望向好,看好下半年消费电子回暖。据 WHO 和国家卫健委数据,截至 7 月 31 日 6 时,全球
新冠肺炎累计确诊 1727.1 万例。美国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超 448 万例,较前一日同一
时间相比,美国新增确诊病例 74736 例。此外,巴西累计确诊 261 万例,印度累计确诊
164 万例。从趋势上看,美国为全球累计确诊病例最多,欧洲疫情保持稳定,日本出现局部反弹,中国疫情维持可控。从供给端来看,国内电子企业整体已基本恢复至正常状态; 海外消费电子产业链主要涉及欧美(半导体等)、日韩(面板、存储、MLCC 等)、东南亚
(整机组装等),其中欧洲自 5 月底开始逐步复工,美国自 5 月中旬开始全面开放,日本
自 6 月中旬复工,韩国在控制疫情期间保持不封城、不停工,印度自 5 月中旬开始逐步复工,截至目前,各地区制造业产能迅速恢复。从需求端来看,由于上半年疫情影响销量, 各大品牌均于近期加大促销力度提升销量水平,618 期间苹果第一次以官方形式参与折扣活动,安卓各品牌亦加大促销力度。就销售结果来看,苹果二季度(FY2020Q3)业绩超预期,当季营业收入 596.85 亿美元,同比+11%,净利润 112.53 亿美元,同比+12%;苹果手机在多个国家销量领先,iPhone 11 是大中华区销量最好的机型,iPhone SE 的低价、小屏特点亦对于部分消费者具备较强吸引力,据 Canalys 数据,二季度苹果手机全球销量4510 万部,同比+25%,在 TOP5 品牌中唯一取得正增长;展望三季度,苹果预计手机销量向好趋势会持续,全球门店全面开放后耳机、手表等可穿戴销售有望回归正常,此外返校季、海外疫情持续等会使得 iPad、Mac 等产品出现强劲的同比增速。我们认为,在复工复产+促销刺激双重作用下,消费电子行业在下半年有望迎来大幅回暖。
中芯国际拟扩张 12 英寸产能,预计中美科技分叉倒逼长期发展。中芯国际 7 月 31 日晚发布公告,已与北京开发区(亦庄)管委会签订协议,拟成立合资公司用于生产 28nm
及以上 12 英寸成熟制程,中芯占 51%股权。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计划投资 76 亿美金, 对应 10 万片/月产能。我们根据投资金额预估该项目或将以 55/65nm 产能为主,目前55/65nm 在 NOR Flash、CIS 等应用方面产能需求旺盛。中芯国际截至 20Q1 的 12 英寸晶圆产能为 10.8 万片/月,总产能(含 8 英寸折合 12 英寸)为 21.2 万片/月,该协议一期规划相当于在 12 英寸产能规模上翻倍,在现有总产能规模基础上新增 47%。中芯科创上市募集资金 525 亿后,我们认为将加速扩产,做大规模,并通过合资模式有效分担扩产初期亏损压力。我们继续看好中芯国际,其登陆科创板后,融资能力进一步增强,支撑其每年数十亿美元资本开支,得以扩张成熟制程产能并将扩增收入体量,先进制程加大研发缩小 14 纳米及以下工艺差距。相关标的利好中芯国际产业链上游设备材料公司,重点关注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盛美半导体(ACMR)、沪硅产业等,以及下游设计公司兆易创新、韦尔股份等。
传统安防产业正加速向视频物联方向转型并即将迎来爆发,持续坚定看好安防龙头长期发展。随着深度学习的出现,我们认为传统安防产业正加速向视频物联转型,智能物联时代 下安防厂商利用视频数据的能力显著提升,可基于大数据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在转
型过程中,我们认为整个行业的商业模式由“硬件为主、软件配套”转变为“软件为主、硬件为辅”,业务重点发生变化,市场空间也放大数倍。竞争格局方面,科技巨头和互联网巨头正快速涌入政府及商业市场,与传统安防龙头形成直接竞争关系。需要注意的是,视频物联时代,项目化、定制化方案的行业特点需要多层次软件布局,场景化、碎片化的行业应用特征更是特别强调自己构建体系的能力,而传统安防龙头(尤其是海康威视)正强化中台软件能力,可以全层次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同时规模化后也有望强化成本端优势。当前时点看,硬件+算法+软件能力均得到沉淀,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厂商布局节奏,我们持续看好视频物联产业,预计其在近年有望迎来爆发。此外,本周两家龙头厂商已披露中报业绩( 大华股份为业绩快报), 其中海康威视 20H1 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
+1.45%/+9.66%,大华股份 20H1 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8.96%/+10.57%,两家龙头在疫情冲击下 H1 业绩均稳增长,彰显龙头韧性。向后看,目前政府端需求正大幅回暖,6 月招投标金额同比+81%/51%,商业端在货币政策带动下订单韧性足,海外红外测温需求部分弥补传统业务下滑影响,我们看好安防龙头全年保持稳健增长。展望未来,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稳步释放,坚定看好两家龙头厂商的未来发展。
面板价格 6 月全面上涨,涨幅 3%-9%,后续涨价趋势确立,未来看好大尺寸面板格局。根据 Omdia 最新公布的 6 月 TV 面板价格, 主流尺寸价格加速上涨, 其中32”/43”/50”/55”/65”涨幅分别为 9%/4%/5%/4%/3%,群智公布的 6 月下旬 TV 价格同样呈
现上涨趋势,其中 32”/43”/50”/55”/65”涨幅分别为 2/2/2/3/3 美金,主要源于需求端各国/地区逐步解封,促销档期拉动需求强劲恢复,主力品牌旺季备货计划积极,供给端前期面板厂商库存得到有效去化,目前处于健康水位,供需进一步趋紧。往未来看,短期而言,韩厂产能退出效应陆续显现而大陆新增产能有限,海外经济复苏叠加三季度行业旺季,在需求旺盛、供给减少的情况下后续面板涨价持续性较强。长期而言,中国大陆面板厂新产线爬坡带动产能持续增长,韩国和中国台湾产能持续退出,并存在产能重组机会,供给端的大幅改善驱动本轮行业周期向上,我们认为中长期看中国大陆厂商市占率将进一步提升, 面板格局有望迎来中长期好转。聚焦细分领域,折叠屏商业化后有望驱动屏幕替换潮,利好柔性 OLED 产业发展。此外,我们看好国产替代趋势下国内面板龙头份额提升,建议关注京东方 A。
手机端:Q2 全球手机出货量降幅或将触底,未来有望逐季回暖,看好产业链 20Q4 后的业绩表现。从手机大盘来看,当前国内疫情已基本可控,国内电子企业整体已基本恢复至正常状态,下游需求亦快速复苏。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Q1 国内出货量 4,895.3 万部,
同比-36%;Q2 国内出货量 10,411.7 万部,同比-5%;上半年国内出货量 15,307.0 万部, 同比-18%。我们预计下半年销量将快速恢复,维持全年国内销量下滑 5%~10%。根据 IDC 数据,2020Q1 全球手机出货量 2.76 亿部,同比-11.3%,其中国内同比-20.4%,海外-7.9%,主要由于一季度疫情集中于国内,海外疫情自一季度末、二季度初开始快速发展;根据Canalys 数据,2020Q2 全球手机出货量 2.85 亿部,同比-14.2%跌幅较一季度扩大。我们预测全球手机出货量降幅或于 Q2 触底,Q3-Q4 降幅有望缩窄,全年下滑 10%~15%。中长期看,我们认为 5G 带动的换机潮仍然是高确定性趋势,疫情对于 5G 进程的影响只是延缓而非消失,预计 2020 年全球 5G 手机出货量达到 2-3 亿部,国内超 1 亿部。总体来看,我们认为 Q2 手机出货量同比降幅将有望触底,后续疫情可控叠加复工开启将带动需
求逐步复苏。
IoT 端:AirPods 产品需求回暖,年中大促 IoT 产品表现向好,预计全年 AirPods 出货量约 0.8 亿副,同比提升 45%。苹果官网显示 6 月份 Pro 产品发货周期保持在 2-3 天,
较 5 月缩短 1 天,二代(有线充和无线充)保持至 2-3 天,与 5 月基本一致。整体而言, 二季度以来国内疫情受到较好控制,供应商前期扩产逐步放量,供给端生产和物流进一步恢复。此外,产业调研显示目前下游需求逐步回暖,叠加月内 618 大促带动销售,供应链产能利用率亦有回升。我们跟踪天猫平台 IoT 设备的销售情况(数据取自代表品牌官方旗舰店及部分其他旗舰店),6 月天猫平台安卓端TWS 耳机销量 40.49 万副,环比+81.79%, OPPO、vivo、小米、漫步者等多品牌新品发布叠加促销活动带动销量表现向好。TWS 作为增量市场,疫情背景下需求表现相对手机更好,长期角度我们认为其是电子产业链最核心的增量方向之一,看好长期空间。另一方面,疫情背景下智能手表由于部分产品具备医疗监测功能,销量环比持续上行,天猫平台数据显示 3/4/5/6 月份分别为 5.4/7.0/10.3/18.8 万只。我们认为后续智能手表将聚焦健康、运动等功能,进一步成为独立于手机的移动终端。下游 OVM 等安卓厂商亦在跟进布局,有望成为 TWS 耳机后下一个增量市场。
产业链角度,近期关于逆全球化产业链外迁的声音较多,我们仍然看好国内消费电子公司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认为外迁仍然是 5-10 年的长期维度。中国目前是全
球最大消费电子出口国,智能手机产量占全球比重近 90%,不仅消化国内庞大需求,更出口七成国内智能手机供应全球市场;中国企业广泛布局产业链中后段,在部分零组件生产环节和组装环节占据主导。短期来看,疫情下各国基于国家产业链安全考虑,基础制造业
(必需品相关)或存在回迁可能,但电子产业链全球化分工明确,中国相关厂商经过近 40 年的演化,已经具备效率、成本、供应链等显著优势,短期外迁对于各国来说并不经济; 另疫情升级或造成全球经济下行,产业链外迁进程短期内可能进一步放缓。中长期看,基于近年来的成本提升、关税上行事实和服务当地的效率需求,消费电子部分产业链及组装环节存在外迁趋势,但迁入地需较长时间具备承接能力;另一方面从中国企业的长期发展看,受益于工程师红利,未来国内的消费电子产业也将主动进行结构化升级和转型,我们认为 5-10 年维度国内企业也将更聚焦在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链环节,将部分低附加值产业主动外迁。仍然持续看好在产业链环节具备大客户订单承接能力与精密制造能力、技术优势领先且管理经验丰富、全球化布局的中国龙头公司,关注舜宇光学科技、立讯精密、小米集团、传音控股、鹏鼎控股、歌尔股份、领益智造、瑞声科技、比亚迪电子、闻泰科技、信维通信等。
随全球逐步复工复产,电子板块下游的消费端正稳定复苏,同时半导体端国产替代加速进行,我们认为电子板块相关公司的中报业绩将有不错的表现,尤其是行业龙头及在细分成长领域有布局的消费电子公司、以及受益于国产替代逻辑的半导体公司。我们看好行
业三季度的表现,建议积极关注业绩确定性较高的消费电子龙头、半导体国产替代龙头及各行业现金流好的龙头公司。目前海外疫情正逐渐受控,之前受到影响的需求端正逐步复苏,整体板块从之前相对承压的状态中恢复,加之最近手机终端厂商的加大降价促销力度, 我们认为二季度消费电子端的产业链压力正在逐步释放,相关公司中报表现及下半年表现有望环比显著改善,其中以 TWS 声学为核心的龙头 20H1 有望实现 40%~60%甚至更高的增长,同时光学升级趋势持续,拉动舜宇光学科技、欧菲光等龙头公司业绩改善,建议
关注风险已经充分释放的消费电子一线龙头公司。同时半导体端国产替代加速进行,考虑自主可控需求,我们认为 2020 全年半导体板块行情会持续强劲,同时各板块龙头公司在现金流充沛情况下有望穿越周期进一步提升市占率。建议关注细分领域投资机会,在估值相对较低位置仍具有配置价值,看好中长期发展。
短期而言,我们建议投资人关注以下细分领域:
首先,消费电子端 Q2 全球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 14%,预计降幅将触底,未来有望逐季回暖,看好产业链 20Q4 后的业绩表现。当前国内疫情已基本可控,国内电子企业整体已基本恢复至正常状态,下游需求亦快速复苏。,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Q1 国内出货量
4,895.3 万部,同比-36%;Q2 国内出货量 10,411.7 万部,同比-5%;我们预计下半年销量将快速恢复,维持全年国内销量下滑 5%~10%。根据 IDC 数据,2020Q1 全球手机出货量
2.76 亿部,同比-11.3%;根据 Canalys 数据,2020Q2 全球手机出货量 2.85 亿部,同比- 14.2%;我们预测全球手机出货量降幅或于 Q2 触底,Q3-Q4 降幅有望缩窄,全年下滑10%~15%。总体来看,我们认为 Q2 全球手机出货量同比降幅将有望触底,后续疫情可控叠加复工开启将带动需求逐步复苏。仍然持续看好在产业链环节具备大客户订单承接能力
与精密制造能力、技术优势领先且管理经验丰富、全球化布局的中国龙头公司,关注舜宇
光学科技、立讯精密、小米集团、传音控股、鹏鼎控股、歌尔股份、领益智造、瑞声科技、比亚迪电子等。
其次,中美科技角力升级,关注芯片制造、设备机会,继续重点推荐中芯国际,长期关注北方华创。中美科技角力中芯片制造环节是美方施压重点,中芯国际作为国内芯片制
造端核心企业,未来承载国内产业链自主的重任,预计将持续受惠于政策、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国内晶圆代工厂目前仍采用了较高比例的美、日、欧设备,从根本而言需要增加国产设备比例,提升中国技术含量 ,因此同时建议关注设备龙头厂商机会。北方华创为国内规模最大、品类最全、技术一流的半导体设备龙头,持续受益国内晶圆厂扩产潮及国内晶圆厂对国产设备的持续支持。我们仍然强调国内半导体板块核心逻辑是十年维度的自主
可控,推荐中芯国际、睿创微纳,择机关注国产替代相关设备、材料、设计公司,如北方
华创、华峰测控、沪硅产业、兆易创新、韦尔股份、卓胜微等。
第三,红外测温被纳入防疫重点物资,全国需求大超往常水平,重点推荐国内红外产业龙头睿创微纳。体温检测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口,红外测温由于能实现“非接触式+大面积”体温监测,在公众场所对疑似患者甄别发挥着重要作用。受本次新型肺炎疫情影响,
医院、高铁、飞机场、地铁等公共场所对可进行非接触测温的红外热像仪等仪器需求正大
幅增长,根据工信部统计目前全国需求大超往年水平。2 月 1 日起国务院也将红外测温仪纳入疫情防控重点物资,要求各地政府及交通运输部保障红外测温仪的生产工作。睿创微纳 可供应红外测温仪,同时可为海康威视、华中数控等整机厂商供应红外测温模组,在助
力防疫工作同时迎来发展新机遇。
中长期而言,我们认为未来 2~3 年仍是电子板块扩张阶段,5G 手机、AIoT 以及半导体国产替代三大主题为我们战略看好的三大方向,建议关注三大趋势下的细分领域投资机 会。
5G 手机方面,我们认为手机换机潮将带动整个产业链迎来业绩改善,其中重点推荐光学、传输及外观件三个细分方向。5G 方向上,我们重点推荐三个细分方向:(1)光学,
手机端多摄持续渗透,像素提升,我们认为包括 CIS、镜头、模组在内的整个产业链都将持续受益行业高增长,重点推荐 CIS 厂商韦尔股份和镜头厂商舜宇光学科技;(2)射频, 5G 高确定性量价齐升机会。预计 2020 年安卓手机蜂窝天线仍以 LDS 为主,数量翻倍 ASP
+50%以上;LCP 天线和连接器逐步渗透,射频 B2B 加速应用,有望带动价值量跃升。在2020 年手机射频板块仍有估值提升潜力,当前重点关注在射频积极布局的信维通信。5G 手机对对被动元器件单机用量提升,预计电感 +50%、电容+30%,叠加下游库存处于低位,行业景气度上行。被动元器件板块业绩有望逐季改善,当前重点关注顺络电子、三环
集团、风华高科。(3)外观件,5G 手机对天线和通信的要求提高,外观件从金属一体化机
身演变为金属中框+玻璃后盖,能够提供金属+玻璃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厂商份额有望持续提升,重点推荐港股比亚迪电子。
AIoT 方向,我们认为今年主要看声学耳机,下半年起智能手表有望接棒,更长的
AR/VR 等智能终端有望持续分散手机的部分功能并呈现多品类爆发式增长趋势。首先,
(1)智能音频,我们 2019 年持续重点推荐的战略大方向之一,作为物联网时代的信息入
口将率先落地,代表产品包括 TWS 耳机和智能音箱等,预计 2020 年出货量 TWS 耳机达
2.3 亿副,重点关注歌尔股份、立讯精密;(2)智能手表,我们认为 2020 年下半年开始,智能手表有望接力,聚焦运动、健康监测等功能,用户渗透率逐步提升,预计 2020 年出货量达 0.81 亿台,关注立讯精密、歌尔股份;(3)AR/VR,再往后看,AR/VR 在解决网络传输、用户体验等问题后将迎来高速成长,在消费、工业等领域均有望应用,预计 2018- 2023 年出货量复合增速达到 63%,推荐韦尔股份、歌尔股份。
半导体方向,国产化趋势将驱动板块迎来有业绩的长牛行情,也是我们长期战略看好的大方向。(1)华为国产化替代持续深入,同时 5G、TWS 等细分领域创新需求驱动 2020年业绩确定性强。中美双边关系不确定性仍存,预计科技角力仍将继续。目前华为在芯片
设计方面已经实现大量自研,但在芯片制造、设备、材料、EDA 等关键领域受美国技术制约较大,加快国产替代刻不容缓。根据集微网和美国商务部官网资料,截至 2019 年 12 月
13 日,中国共有 239 家企业及个人被纳入“实体清单”(不包含中国台湾企业和外国附属公司),集成电路(46 家,19%)和通信(35 家,15%)两大领域占比最多,其次是政府机
关(8%)、航空航天(7%)和互联网(7%)等。(2)大基金一期成效显著,预计各领域
龙头企业仍为二期重点对象。2014 年成立的大基金一期规模 1387 亿元,撬动约 5000 亿
元左右的产业和地方资金。2019 年 10 月成立的大基金二期注册资本 2041 亿元,预计还
会带动 5000 亿~7000 亿元地方和产业资金。一期投资的二级市场上市企业总营收从 2014
年的不到 300 亿到 2018 年超过 1000 亿,四年 CAGR=36.9%。一期累计决策项目达到 70 个左右,制造、设计、封测、设备材料等产业链各环节投资比重分别是 63%、20%、10%、7%。我们预计各领域龙头企业仍会成为大基金二期重点投资对象,预计制造环节占比仍然最大,重视设计、材料设备,增加新兴应用方向如智能汽车、智能电网、人工智能、物联网、5G 等,封测领域预计继续支持先进封测领域。目前国内半导体产业的自给率仅 15%
左右,2018 年集成电路占我国进口总额的 14.6%,仍然具有显著的发展空间。我们仍然强
调国内半导体板块核心逻辑是十年维度的自主可控,后续政策、资金支持有望加大。行业
龙头公司具备先发优势且在政策自上而下逐步落地过程中有望率先受益,建议重点关注。结合当前板块估值情况,近期推荐中芯国际、睿创微纳,此外关注北方华创、华峰测控、沪硅产业、兆易创新、韦尔股份、卓胜微等。
▍ 本周全球市场回顾
行情回顾:A 股市场上涨 4.20%,电子板块跑赢大盘A 股市场:电子板块上涨 8.57%,表现高于大盘
市场回顾:电子行业指数跑赢沪深 300 指数 4.37pcts。本周(2020 年 7 月 27 日至
2020 年 7 月 31 日,下同),沪深 300 上涨 4.20%,上证综指上涨 3.54%,中小板指上涨
6.23%,创业板指数上涨 6.38%。A 股中信电子行业指数上涨 8.57%,跑赢沪深 300 指数
4.37pcts,跑赢创业板指数 2.20pcts,跑赢中小板指数 2.35pcts,跑赢上证综指 5.03pcts。我们主要跟踪的股票中,本周表现居前的 5 只股票分别为振华科技(29.96%)、歌尔股份
(29.59%)、聚飞光电(23.88%)、环旭电子(20.15%)、国星光电(17.76%)。
表 1:本周 A 股市场指数表现
综合指数表现 TMT 行业指数表现
指数简称 | 本周收盘 | 上周收盘 | 周涨跌幅 | PE | PB | 指数简称 | 本周收盘 | 上周收盘 | 周涨跌幅 | PE | PB |
沪深 300 | 4,695.05 | 4,505.59 | 4.20 ![]() |
14.0 | 1.6 | 电子元器件(中信) | 8,457.81 | 7,789.97 | 8.57 ![]() |
85.3 | 5.4 |
上证综指 | 3,310.01 | 3,196.77 | 3.54 ![]() |
14.6 | 1.5 | 通信(中信) | 5,172.43 | 4,934.59 | 4.82 ![]() |
61.2 | 3.4 |
中小板指 | 9,087.86 | 8,555.14 | 6.23 ![]() |
38.2 | 4.7 | 计算机(中信) | 7,069.84 | 6,792.41 | 4.08 ![]() |
214.1 | 5.8 |
创业板指 | 2,795.40 | 2,627.84 | 6.38 ![]() |
76.4 | 8.8 | 传媒(中信) | 3,093.87 | 2,957.98 | 4.59 ![]() |
– | 3.0 |
资料来源:Wind,中信证券研究部
图 1:2015 年初至今沪深 300 指数及电子行业指数(中信)涨跌幅走势图
沪深300指数 000300.SH 电子元器件(中信) CI005025.WI
200%
150%
100%
50%
0%
-50%
2015-02
2015-05
2015-08
2015-11
2016-02
2016-05
2016-08
2016-11
2017-02
2017-05
2017-08
2017-11
2018-02
2018-05
2018-08
2018-11
2019-02
2019-05
2019-08
2019-11
2020-02
2020-05
资料来源:Wind,中信证券研究部
图 2:本周电子元器件(中信)在行业板块中涨跌幅表现
10%
CS电子CS医药
CS基础化工
CS电力设备及新能源CS食品饮料
CS建材
CS综合
CS轻工制造CS农林牧渔CS家电
CS有色金属CS通信
CS传媒CS计算机
CS商贸零售CS机械
CS交通运输CS汽车
CS综合金融CS钢铁
CS非银行金融
CS纺织服装
CS电力及公用事业CS建筑
CS国防军工CS煤炭
CS房地产CS石油石化CS银行
8%
6%
4%
2%
0%
-2%
资料来源:Wind,中信证券研究部
板块及个股表现:电子板块普遍上涨,消费电子领涨。本周(2020 年 7 月 27 日至 2020 年 7 月 31 日)A 股电子板块中,CS 其他电子零件组 II 价格涨幅为 4.23 ,跑输 CS 电子
4.34pcts, CS 半导体价格涨幅为 10.24 ,跑赢 CS 电子 1.67pcts。CS 消费电子涨幅为
10.53 ,跑赢 CS 电子 1.96pcts。CS 元器件涨幅为 7.52
,跑输 CS 电子 1.06pcts。CS 光学光电涨幅为 7.03
,跑输 CS 电子 1.55pcts。板块中涨幅前五的股票分别为安居宝
(30.46
)、振华科技(29.96
)、歌尔股份(29.59
)、中颖电子(28.13
)、华灿光电(26.49
); 跌幅前五股票分别为航天彩虹(-11.77
)、久之洋(-6.63
)、金亚退(-6.25
)、退市海
润(-6.25 )、光韵达(-5.43 | )。 | |||
表 2:中信电子二级行业板块表现 | ||||
指数简称 | 本周开盘 | 本周收盘 | 周涨跌幅( ![]() |
|
CS 其他电子零组件 II | 9.6374 | 10.0996 | 4.2294 | |
CS 光学光电 | 8.2332 | 8.5759 | 7.0265 | |
CS 消费电子 | 21.5032 | 23.7273 | 10.5328 | |
CS 元器件 | 25.5502 | 27.4668 | 7.5152 | |
CS 半导体 | 52.5289 | 57.4068 | 10.2406 |
资料来源:Wind,中信证券研究部
表 3:本周 A 股电子板块个股表现 (元,%)
周涨幅前 5 名 周跌幅前 5 名
证券简称 | 周开盘价 | 周收盘价 | 周涨跌幅 | 证券简称 | 周开盘价 | 周收盘价 | 周涨跌幅 |
安居宝 | 6.5000 | 8.3100 | 30.4553 | 航天彩虹 | 27.4800 | 23.4600 | -11.7713 |
振华科技 | 29.4100 | 37.0000 | 29.9614 | 久之洋 | 34.2900 | 32.3900 | -6.6302 |
歌尔股份 | 32.9500 | 42.7000 | 29.5903 | 金亚退 | 0.3100 | 0.3000 | -6.2500 |
中颖电子 | 29.4000 | 37.3500 | 28.1304 | 退市海润 | 0.1600 | 0.1500 | -6.2500 |
华灿光电 | 8.4800 | 10.4100 | 26.4885 | 光韵达 | 14.0000 | 13.0600 | -5.4308 |
资料来源:Wind,中信证券研究部
美股市场:费城半导体指数上涨 4.79%,高通公司表现最佳
市场回顾:半导体指数领先于大盘,跑赢道琼斯指数 4.95pcts。本周(2020 年 7 月27 日至 2020 年 7 月 31 日),道琼斯工业指数下降 0.16 ,纳斯达克指数上涨 3.69
,标普
500 指数上涨 1.73 。本周费城半导体指数上涨 4.79
,跑赢道琼斯指数 4.95pcts。
表 4:本周美股市场指数表现
代码 | 简称 | 开盘价 | 收盘价 | 涨跌幅(%) |
DJI.GI | 道琼斯工业指数 | 26,447.67 | 26,428.32 | -0.16 |
IXIC.GI | 纳斯达克指数 | 10,421.70 | 10,745.27 | 3.69 |
SPX.GI | 标普 500 | 3,219.84 | 3,271.12 | 1.73 |
SOX.GI | 费城半导体指数 | 2,056.98 | 2,136.41 | 4.79 |
资料来源:Wind,中信证券研究部
图 3:2015 年初至今纳斯达克指数及费城半导体 SOX 指数涨跌幅走势图
纳斯达克指数 费城半导体指数
250%
200%
150%
100%
50%
0%
-50%
2015-02
2015-05
2015-08
2015-11
2016-02
2016-05
2016-08
2016-11
2017-02
2017-05
2017-08
2017-11
2018-02
2018-05
2018-08
2018-11
2019-02
2019-05
2019-08
2019-11
2020-02
2020-05
资料来源:Wind,中信证券研究部
个股表现高通公司最佳,F5 网络跌幅最大。本周(2020 年 7 月 27 日至 2020 年 7 月
31 日),美股信息技术板块中表现居于前五的公司分别为高通公司(QUALCOMM)(18.81 )、苹果公司(APPLE)(14.73
)、QORVO(14.50
)、PAYPAL(13.62
)、思佳讯解决方案(SKYWORKS)
(10.61 )。跌幅前五的公司分别为 F5 网络(-10.79
)、自动数据处理(-8.61
)、希捷科技(SEAGATE)(-5.87
)、英特尔(INTEL)(-5.65
)、第一太阳能(FIRST SOLAR)(-4.20
)。
表 5:本周美股科技板块个股表现
证券代码 | 公司名称 | 周开盘价
(美元) |
周收盘价
(美元) |
周涨跌幅( ![]() |
|
涨幅前五 | QCOM.O | 高通公司(QUALCOMM) | 90.0225 | 105.6100 | 18.8098 |
AAPL.O | 苹果公司(APPLE) | 375.8400 | 425.0400 | 14.7330 | |
QRVO.O | QORVO | 113.9100 | 128.1500 | 14.5014 | |
PYPL.O | PAYPAL | 173.9200 | 196.0700 | 13.6242 | |
SWKS.0 | 思佳讯解决方案
(SKYWORKS) |
133.6100 | 145.5800 | 10.6147 | |
跌幅前五 | FFIV.O | F5 网络 | 152.8800 | 135.9000 | -10.7917 |
ADP.O | 自动数据处理 | 145.2500 | 132.9100 | -8.6090 | |
STX.O | 希捷科技(SEAGATE) | 48.1000 | 45.2200 | -5.8701 | |
INTC.O | 英特尔(INTEL) | 51.0300 | 47.7300 | -5.6533 | |
FSLR.O | 第一太阳能(FIRST SOLAR) | 60.8400 | 59.5500 | -4.1988 |
资料来源:Wind,中信证券研究部
台股市场:台湾电子指数上涨 5.51%,跑赢大盘
市场回顾:台股整体上涨,台湾电子指数跑赢大盘 2.57pcts。本周(2020 年 7 月 27
日至 2020 年 7 月 31 日),台股市场整体上涨 2.93 ,台湾电子指数上涨 5.51
,跑赢大盘。
在台湾上市行业板块中,台湾半导体指数上涨 8.62 、台湾光电指数上涨 2.73
、台湾电子
零组件指数上涨 3.38 、台湾电子通路指数下跌 2.02
、台湾其他电子指数下跌 1.44
。
表 6:本周台股市场指数及行业指数表现
代码 | 简称 | 开盘价 | 收盘价 | 涨跌幅( ![]() |
TWII.TW | 台湾加权指数 | 12,618.69 | 12,664.80 | 2.93 |
TWIT.TW | 台湾资讯科技指数 | 16,712.45 | 16,944.39 | 8.15 |
TWSE020.TW | 台湾电子指数 | 600.97 | 608.38 | 5.51 |
TWSE071.TW | 台湾半导体指数 | 281.87 | 286.05 | 8.62 |
TWSE073.TW | 台湾光电指数 | 38.00 | 38.80 | 2.73 |
TWSE075.TW | 台湾电子零组件指数 | 127.28 | 131.11 | 3.38 |
TWSE076.TW | 台湾电子通路指数 | 127.39 | 124.94 | -2.02 |
TWSE078.TW | 台湾其他电子指数 | 79.97 | 78.94 | -1.44 |
资料来源:Wind,中信证券研究部
图 4:2015 年初至今台湾加权指数及台湾资讯科技指数涨跌幅走势图
台湾加权指数 台湾资讯科技指数
150%
100%
50%
0%
-50%
2015-02
2015-05
2015-08
2015-11
2016-02
2016-05
2016-08
2016-11
2017-02
2017-05
2017-08
2017-11
2018-02
2018-05
2018-08
2018-11
2019-02
2019-05
2019-08
2019-11
2020-02
2020-05
资料来源:Wind,中信证券研究部
港股市场:资讯科技板块上涨 2.01%,卓信国际控股表现最佳
市场回顾:资讯科技板块跑赢大盘 2.45pcts。本周(2020 年 7 月 27 日至 2020 年 7 月 31 日),港股市场恒生指数下跌 0.45%,恒生资讯科技业指数上涨 2.01%,跑赢恒生指数 2.45pcts。
表 7:本周港股市场指数表现
代码 | 简称 | 开盘价 | 收盘价 | 涨跌幅( ![]() |
HSI.HI | 恒生指数 | 24,909.96 | 24,595.35 | -0.45 |
HSITSI.HI | 恒生资讯科技业 | 17,311.57 | 17,543.18 | 2.01 |
资料来源:Wind,中信证券研究部
图 5:2015 年初至今恒生指数及恒生科技指数走势图
恒生指数HSI.HI 恒生资讯科技业HSITSI.HI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50%
2015-02
2015-05
2015-08
2015-11
2016-02
2016-05
2016-08
2016-11
2017-02
2017-05
2017-08
2017-11
2018-02
2018-05
2018-08
2018-11
2019-02
2019-05
2019-08
2019-11
2020-02
2020-05
资料来源:Wind,中信证券研究部
个股表现:卓信国际控股表现最佳,中国信息科技跌幅最大。本周(2020 年 7 月 27
日至 2020 年 7 月 31 日),香港恒生资讯科技业板块中表现居于前五的公司分别为卓信国际控股(39.29 )、上海复旦(38.96
)、环亚国际实业(36.11
)、御德国际控股(34.15
)、建德国际控股(30.97
)。
表 8:本周恒生资讯板块个股表现
证券代码 | 公司名称 | 周开盘价 | 周收盘价 | 周涨跌幅( ![]() |
|
(港元) | (港元) | ||||
8266.HK | 卓信国际控股 | 0.0820 | 0.1170 | 39.2857 | |
1385.HK | 上海复旦 | 10.2800 | 13.6600 | 38.9624 | |
涨幅前五 | 1143.HK | 环亚国际实业 | 0.3400 | 0.4900 | 36.1111 |
8048.HK | 御德国际控股 | 0.0420 | 0.0550 | 34.1463 | |
0865.HK | 建德国际控股 | 0.1130 | 0.1480 | 30.9735 | |
8178.HK | 中国信息科技 | 0.0420 | 0.0320 | -30.4348 | |
8206.HK | 神通机器人教育 | 0.1870 | 0.1410 | -24.5989 | |
跌幅前五 | 2028.HK | 映美控股 | 0.1500 | 0.1400 | -20.4545 |
1362.HK | 新龙移动 | 0.6100 | 0.6000 | -18.9189 | |
1102.HK | 环能国际 | 0.1790 | 0.1530 | -16.8478 |
资料来源:wind,中信证券研究部
估值状况:A 股电子行业 PE 为 85.25 倍,港股资讯科技业 PE 为 40.42 倍
A 股电子板块估值:行业 PE 为 14 倍,板块估值相对溢价 509.11%
市场估值:TTM 市盈率为 85.25 倍,处于历史均值偏上。本周(2020 年 7 月 27 日至
2020 年 7 月 31 日),中信电子板块的 TTM 市盈率为 85.25 倍,相对于沪深 300 指数估值溢价 509.11 ,相对创业板指估值溢价 11.62
,处于相对历史均值偏上。在 TMT 行业中,电子板块 TTM 市盈率低于计算机(214.13 倍),高于通信(61.17 倍)板块估值。
表 9:本周 A 股市场市盈率表现
市场指标 | 沪深 300 | 上证综指 | 中小板指 | 创业板指 |
PE | 14 | 14.62 | 38.24 | 76.38 |
TMT 行业 | 电子元器件(中信) | 通信(中信) | 计算机(中信) | 传媒(中信) |
PE | 85.25 | 61.17 | 214.13 | – |
资料来源:Wind,中信证券研究部
图 6:本周 A 股市场电子元器件(中信)市盈率表现
250
85.25
200
150
100
50
0
资料来源:Wind,中信证券研究部
图 7:2015 年至今沪深 300、电子元器件(中信)PE 涨跌幅走势图
沪深300 000300.SH 电子(中信) CI005025.WI
150%
100%
50%
0%
-50%
2015-02
2015-05
2015-08
2015-11
2016-02
2016-05
2016-08
2016-11
2017-02
2017-05
2017-08
2017-11
2018-02
2018-05
2018-08
2018-11
2019-02
2019-05
2019-08
2019-11
2020-02
2020-05
资料来源:Wind,中信证券研究部
子板块估值:半导体估值溢价高。本周(2020 年 7 月 27 日至 2020 年 7 月 31 日)中
信电子二级子行业板块中,半导体 PE 估值(151.10 倍)相对电子板块整体估值溢价 77.23 , 元器件 PE 估值(45.53 倍)相对电子板块整体估值折价 46.59
,光学光电 PE 估值(67.52 倍)相对电子板块整体估值折价 20.80
,消费电子 PE 估值(105.64 倍)相对电子板块整体估值溢价 23.91
,其他电子零组件 PE 估值(65.99 倍)相对电子板块整体估值折价 22.59
。
图 8:本周 A 股电子元器件(中信)子板块市盈率表现
160.00
105.64
67.52
65.99
45.53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00
151.10
资料来源:Wind,中信证券研究部
海外电子板块估值:港股电子行业 PE 为 40.42 倍
市场估值及板块表现。本周(2020 年 7 月 27 日至 2020 年 7 月 31 日),恒生资讯科技
板块市盈率为 40.42 倍,相对恒生指数估值溢价 292.76 ,低于 A 股电子板块相对于 A 股大盘 509.11
的溢价水平。本周来看,A 股电子板块 PE 倍数较港股电子板块 PE 倍数高 1.11 倍。
表 10:本周 A 股市场和港股市场估值情况对比
市场 | A 股 | 港股 |
沪深 300 | 恒生指数 | |
PE | 14 | 10.29 |
电子行业 | 中信(电子) | 恒生资讯科技业 |
PE | 85.25 | 40.42 |
资料来源:Wind,中信证券研究部
▍ 重要公司公告汇总
业绩公告
【海康威视 002415.SZ】2020 年半年度报告。2020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42.71 亿元,同比增长 1.4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6.24 亿元,同比增长 9.66。公司 2020 年上半年毛利率为 49.76,比上年同期提高 3.43 个百分点。
【*ST 胜利 002426.SZ】2020 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 42.76 亿元,同比下降 37.7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6 亿元,同比增长 406.79。总负债降低至 75 亿元,较上年度末降低 21.09
,其中长期借款下降 1.66 亿元,短期
借款下降 4.25 亿,其他应付款降低 7.36 亿元。
【大华股份 002236.SZ】2020 年半年度业绩快报。营业总收入 9,838,328,853.62 元,同比下降 8.96,营业利润 1,546,202,720.04 元,同比增长 13.63,利润总额1,540,292,314.38 元,同比增长 12.6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1,369,799,013.73
元,同比增长 10.57 。
【生益科技 600183.SH】2020 年半年度业绩快报公告。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87,873.15 万元,同比增长 15.16,实现利润总额 103,003.58 万元,同比增加 32.8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82,686.70 万元,同比增加 31.49。
【环旭电子 601231.SH】2020 年半年度业绩快报公告。营业总收入 170.17 亿元, 同比增长 16.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06 亿元,同比增长 29.80
;营业
利润 5.64 亿元,同比增长 27.42。营业收入占比较高的通讯类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幅较大,对整体营业收入增长贡献最大,营业利润的增长主要来自 SiP 模组产品订单增加带动营业收入增长,产能利用率和毛利率同比提升。
【宏发股份 600885.SH】2020 年半年度报告摘要。营业收入 34.41 亿元,同比增长 1.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57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 0.4798 元,同比增长 0.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3.51 亿元,同比增长

5.09。公司效率指标人均销售回款 34.1 万元,同比增长 3.5。
【大族激光 002008.SZ】2020 年半年度业绩快报。营业总收入 5,161,898,625.68 元,营业利润 698,131,905.18 元,利润总额 698,514,584.73 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净利润 622,775,331.71 元,分别同比增长 9.03
、60.82、65.89和 64.11。
【领益智造 002600.SZ】2020 年半年度报告及关于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公告。销售收入 1,194,421.59 万元,同比增长 24.47,其中:公司核心板块领益科技实现
营业收入 781,662.09 万元,同比增长 36.19。以未分配利润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
现金股利人民币 2 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以后年度分配。
增减持公告
【澳洋顺昌 002245.SZ】董事会关于公司管理层收购事宜致全体股东报告书。澳洋集团拟转让其持有的澳洋顺昌 5.00的股权,同时 CHEN KAI 作为澳洋顺昌的董事长、总经理,以其实际控制的香港绿伟受让澳洋集团持有的澳洋顺昌 5.00股权。本次收
购完成后,香港绿伟及其一致行动人控制的澳洋顺昌表决权比例将达到 22.16,CHEN KAI 将成为澳洋顺昌的实际控制人。
【长园集团 600525.SZ】关于持股 5以上股东增持超过 1的提示性公告。自 2020 年 7 月 22 日至 2020 年 7 月 27 日,吴启权先生合计增持公司股份 13,065,200 股,占
公司总股本的1.0006。截至2020 年7 月27 日,吴启权先生持有公司股份 105,814,915
股,占公司股份比例 8.1036 。
投融资公告
【木林森 002745.SZ】关于对外投资增资至芯半导体(杭州)有限公司暨关联交易的公告。木林森股份有限公司拟出资对至芯半导体(杭州)有限公司进行增资,至芯半导体目前的注册资本为 700 万元,其本轮融资结束后注册资本将由 700 万元变更为 1,000
万元,公司拟投资金额 3,000 万元,认缴至芯半导体注册资本 100 万元,其余资金进资本公积,占增资后注册资本的比例为 10。本次投资为与关联方共同投资,构成关联交易,但不构成《上市公司 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
【洲明科技 300232.SZ】关于拟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的公告。为进一步完善公司的整体市场布局,满足公司的市场战略发展规划,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拟使
用自有资金 2 亿元人民币出资,在四川省成都市设立全资子公司成都洲明科技有限公司。
【纳思达 002180.SZ】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摘要。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奔图电子 100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奔图电子将成为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 550,000.00 万元,且不超过本

次交易中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交易价格的 100;募集配套资金发行的普通股不超过本次重组前上市公司总股本的 30,即 319,004,999 股。
【闻泰科技 600745.SH】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实施情况暨新增股份上市公告书。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分别收购合肥裕芯的 4 名股东之上层出资人的有关权益份额。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部分新增股份的发行价格为
90.43 元/股,募集配套资金部分新增股份的发行价格为 130.10 元/股。新增股份的数量共计 112,962,327 股,其中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部分 68,381,236 股,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部分 44,581,091 股。
【圣邦股份 300661.SZ】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报告书(修订稿)。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钰泰半导体 71.30的股权。本次交易属于对同行业企业的并购重组。本次交易完成后,将直接持有标的公司 100
股权。
【纳思达 002180.SZ】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报告书(草案)摘要(修订稿)。拟以20,863.85 万元的价格向欣威科技股东发行股份,购买欣威科技 49.00 股权,交易对
价将全部以发行股份方式支付。拟以 13,300.70 万元的价格向中润靖杰股东发行股份,
购买中润靖杰 49.00 股权,交易对价将全部以发行股份方式支付。
【环旭电子 601231.SH】关于对外投资设立合资公司的公告。环旭电子于 2020 年7 月 30 日与美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共同投资契约》,双方共同出资新台币
39,000 万元设立合资公司美鸿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其中,环鸿科技以自有资金出资新台币 19,110 万元,占美鸿注册资本 49。
权益分配公告
【大族激光 002008.SZ】2019 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以公司现有总股本剔除已回购股份后 1,051,735,946.00 股为基数,其中回购股份 15,335,036.00 股,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 2.000000 元人民币现金。
【宏发股份 600885.SH】2019 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公司向截至 2020 年 7 月 22 日(股权登记日)下午上海证券交易所收市后,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
公司登记在册的本公司全体股东,配以方案实施前的公司总股本 744,761,552 股为基数,
每股派发现金红利 0.29 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 215,980,850.08 元。
其他公告
【利亚德 300296.SZ】2017 年度员工持股计划(草案)2020 年修订稿。公司于 2020 年 7 月 21 日召开了持有人会议,经出席持有人会议的持有人所持 2/3 以上份额同意,
并提交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同意延长本员工持股计划存续期,并同意变更员工持股计划资产管理机构、资金及股票来源。
【精测电子 300567.SZ】关于 2017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三期解除限售股份上市流通 的提示性公告。本次解除限售股份数量为 1,592,100 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6454 。本次解除限售股份可上市流通日 2020 年 7 月 30 日,本次解除限售的激励对
象人数为 106 人。
【大华股份 002236.SZ】减资公告。大华股份同意回购注销 183 名不再符合激励资格的激励对象所持有的已获授但尚未解锁的限制性股票 4,822,680 股进行回购注销。
回购注销完成后,公司股份总数将由原来的 3,001,465,530 股减少至 2,996,642,850
股,注册资本由 3,001,465,530 元减少至 2,996,642,850 元。
【欣旺达 300207.SZ】减资公告。公司对 2019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激励对象刘诗洋、廖利、黄林武等共计 51 人已获授但尚未解锁的限制性股票 90.63 万股按授
予价格 7.55 元/股予以回购注销。因本次回购注销将导致公司注册资本减少 906,300
元,公司总股本将由 1,569,135,331 股减至 1,568,229,031 股。
【横店东磁 002056.SZ】关于转让会理县东磁矿业有限公司股权的公告。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与全资子公司东阳市东磁新能源有限公司将共同持股的会理县东磁矿业有限公司 100 的股权转让给四川奇润高科贸易有限公司。
【顺络电子 002138.SZ】关于设立投资基金的进展公告。顺络电子与福田引导基金、保腾资管、保腾联旺、保腾创业合作,通过合伙制企业形式共同组建成立投资基金,公司将以自有资金出资。
【洲明科技 300232.SZ】2020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本激励计划拟授予激励对象限制性股票数量总计 4,706.94 万股,约占本计划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

98,262.70 万股的 4.79。激励对象总计 662 人,占公司员工总人数的 14.19,包括本计划公告时任职于本公司(含子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中级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业务)人员。
▍ 风险因素
板块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消费电子行业竞争加剧,国际局势动荡,疫情的不确定性。
分析师声明
主要负责撰写本研究报告全部或部分内容的分析师在此声明:(i)本研究报告所表述的任何观点均精准地反映了上述每位分析师个人对标的证券和发行人的看法;(ii)该分析师所得报酬的任何组成部分无论是在过去、现在及将来均不会直接或间接地与研究报告所表述的具体建议或观点相联系。
评级说明
投资建议的评级标准 | 评级 | 说明 | |
报告中投资建议所涉及的评级分为股票评级和行业评级(另有说明的除外)。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6 到 12 个月内的相对市场表现,也即:以报告发布
日后的 6 到 12 个月内的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的涨跌幅作为基准。其中:A 股市场以沪深 300 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转让标的)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摩根士丹利中国指数为基准;美国市场以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或标普 500 指数为基准;韩国市场以科斯达克指数或韩国综合股价指数为基准。 |
股票评级 | 买入 | 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 20%以上 |
增持 | 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介于 5%~20%
之间 |
||
持有 | 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介于-10%~5%
之间 |
||
卖出 | 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跌幅 10%以上 | ||
行业评级 | 强于大市 | 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 10%以上 | |
中性 | 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介于-10%~10% 之间 | ||
弱于大市 | 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跌幅 10%以上 |
其他声明
本研究报告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或其附属机构制作。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全球的附属机构、分支机构及联营机构(仅就本研究报告免责
条款而言,不含 CLSA group of companies),统称为“中信证券”。
法律主体声明
本研究报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澳门、台湾除外)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经营证券业务许可证编号:
Z20374000)分发。本研究报告由下列机构代表中信证券在相应地区分发:在中国香港由 CLSA Limited 分发;在中国台湾由 CL Securities Taiwan Co., Ltd.分发;在澳大利亚由 CLSA Australia Pty Ltd.(金融服务牌照编号:350159)分发;在美国由 CLSA group of companies(CLSA Americas, LLC(下称“CLSA Americas”)除外)分发;在新加坡由 CLSA Singapore Pte Ltd.(公司注册编号:198703750W)分发;在欧盟与英国由 CLSA Europe BV或 CLSA (UK)分发;在印度由 CLSA India Private Limited 分发(地址:孟买(400021)Nariman Point 的Dalamal House 8 层;电话号码:+91-22- 66505050;传真号码:+91-22-22840271;公司识别号:U67120MH1994PLC083118;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编号:作为证券经纪商的 INZ000001735, 作为商人银行的 INM000010619,作为研究分析商的 INH000001113);在印度尼西亚由 PT CLSA Sekuritas Indonesia 分发;在日本由 CLSA Securities Japan Co., Ltd.分发;在韩国由 CLSA Securities Korea Ltd.分发;在马来西亚由 CLSA Securities Malaysia Sdn Bhd 分发;在菲律宾由 CLSA Philippines Inc.(菲律宾证券交易所及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会员)分发;在泰国由 CLSA Securities (Thailand) Limited 分发。
针对不同司法管辖区的声明
中国:(i)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发的经营证券业务许可,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证券投资咨询业务。(ii)本期报告涉及股票海康威视(002415),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数量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比例超过 1%。
美国:本研究报告由中信证券制作。本研究报告在美国由 CLSA group of companies(CLSA Americas 除外)仅向符合美国《1934 年证券交易法》下15a-6 规则定义且 CLSA Americas 提供服务的“主要美国机构投资者”分发。对身在美国的任何人士发送本研究报告将不被视为对本报告中所评论的证券进行交易的建议或对本报告中所载任何观点的背书。任何从中信证券与CLSA group of companies 获得本研究报告的接收者如果希望在美国交易本报告中提及的任何证券应当联系 CLSA Americas。
新加坡:本研究报告在新加坡由 CLSA Singapore Pte Ltd.(资本市场经营许可持有人及受豁免的财务顾问),仅向新加坡《证券及期货法》s.4A(1)定义下的“机构投资者、认可投资者及专业投资者”分发。根据新加坡《财务顾问法》下《财务顾问(修正)规例(2005)》中关于机构投资者、认可投资者、专业投资者及海外投资者的第 33、34 及 35 条的规定,《财务顾问法》第 25、27 及 36 条不适用于 CLSA Singapore Pte Ltd.。如对本报告存有疑问,还请联系 CLSA Singapore Pte Ltd.(电话:+65 6416 7888)。MCI (P) 086/12/2019。
加拿大:本研究报告由中信证券制作。对身在加拿大的任何人士发送本研究报告将不被视为对本报告中所评论的证券进行交易的建议或对本报告中所载任何观点的背书。
欧盟与英国:本研究报告在欧盟与英国归属于营销文件,其不是按照旨在提升研究报告独立性的法律要件而撰写,亦不受任何禁止在投资研究报告发布 前进行交易的限制。本研究报告在欧盟与英国由 CLSA (UK)或 CLSA Europe BV 发布。CLSA (UK)由(英国)金融行为管理局授权并接受其管理, CLSA Europe BV 由荷兰金融市场管理局授权并接受其管理,本研究报告针对由相应本地监管规定所界定的在投资方面具有专业经验的人士,且涉及到的任何投资活动仅针对此类人士。若您不具备投资的专业经验,请勿依赖本研究报告。对于由英国分析员编纂的研究资料,其由 CLSA (UK)与 CLSA Europe BV 制作并发布。就英国的金融行业准则与欧洲其他辖区的《金融工具市场指令 II》,本研究报告被制作并意图作为实质性研究资料。
澳大利亚:CLSA Australia Pty Ltd (“CAPL”) (商业编号:53 139 992 331/金融服务牌照编号:350159) 受澳大利亚证券与投资委员会监管,且为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及 CHI-X 的市场参与主体。本研究报告在澳大利亚由 CAPL 仅向“批发客户”发布及分发。本研究报告未考虑收件人的具体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特定需求。未经 CAPL 事先书面同意,本研究报告的收件人不得将其分发给任何第三方。本段所称的“批发客户”适用于《公司法(2001)》第 761G 条的规定。CAPL 研究覆盖范围包括研究部门管理层不时认为与投资者相关的 ASX All Ordinaries 指数成分股、离岸市场上市证券、未上市发行人及投资产品。CAPL 寻求覆盖各个行业中与其国内及国际投资者相关的公司。
一般性声明
本研究报告对于收件人而言属高度机密,只有收件人才能使用。本研究报告并非意图发送、发布给在当地法律或监管规则下不允许向其发送、发布该
研究报告的人员。本研究报告仅为参考之用,在任何地区均不应被视为买卖任何证券、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中信证券并不因收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中信证券的客户。本报告所包含的观点及建议并未考虑个别客户的特殊状况、目标或需要,不应被视为对特定客户关于特定证券或金融工具的建议或策略。对于本报告中提及的任何证券或金融工具,本报告的收件人须保持自身的独立判断。
本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中信证券并不对使用本报告所包含的材料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提及的任何证券或金融工具均可能含有重大的风险,可能不易变卖以及不适合所有投资者。本报告所提及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益可能会受汇率影响而波动。过往的业绩并不能代表未来的表现。
本报告所载的资料、观点及预测均反映了中信证券在最初发布该报告日期当日分析师的判断,可以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况下做出更改,亦可因使用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中信证券并不承担提示本报告的收件人注意该等材料的责任。中信证券通过信息隔离墙控制中信证券内部一个或多个领域的信息向中信证券其他领域、单位、集团及其他附属机构的流动。负责撰写本报告的分析师的薪酬由研究部门管理层和中信证券高级管理层全权决定。分析师的薪酬不是基于中信证券投资银行收入而定,但是,分析师的薪酬可能与投行整体收入有关,其中包括投资银行、销售与交易业务。
若中信证券以外的金融机构发送本报告,则由该金融机构为此发送行为承担全部责任。该机构的客户应联系该机构以交易本报告中提及的证券或要求获悉更详细信息。本报告不构成中信证券向发送本报告金融机构之客户提供的投资建议,中信证券以及中信证券的各个高级职员、董事和员工亦不为(前述金融机构之客户)因使用本报告或报告载明的内容产生的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未经中信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目的复制、发送或销售本报告。中信证券 2020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